2020年成都中醫藥大學華僑港澳臺聯考招生簡章
2020年12月16日
10633 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為現名,2006年原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并入。
歷經60余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藥健康相關學科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占地面積1800畝,有19個學院、3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2.4萬余人,其中研究生2800余人。學校是全國首批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有博士后流動站3個。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中藥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婦科學),省部級重點學科44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示范型應用專業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31門,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學校為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個;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學校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6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00余人。其中國醫大師3人,首屆全國名中醫3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首屆“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10人,四川省十大名中醫10人。
聯系部門:臺港澳事務辦公室/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聯 系 人:文博昕
咨詢電話:028-82682984
傳真號碼:028-87784606
招生網站:https://cdutcm.edu.cn/gjjyxy
郵 箱:info@cdutcm.edu.cn
院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柳臺大道1166號
郵政編碼:611137
本科招生計劃總人數:10
本科普通類計劃10人,其中:(文史類)計劃5人,(理工類)計劃5人
預科招生計劃總人數:2
預科普通類計劃2人,其中:(文史類)計劃1人,(理工類)計劃1人
001 中醫兒科學(學制5年)(文史類)
002 中醫學(學制5年)(文史類)
003 中醫骨傷科學(學制5年)(文史類)
004 針灸推拿學(學制5年)(文史類)
005 中醫養生學(學制5年)(文史類)
006 中醫康復學(學制5年)(文史類)
007 健康服務與管理(文史類)
008 護理學(文史類)
009 藏醫學(學制5年)(文史類)
010 公共事業管理(文史類)
011 工商管理(文史類)
012 市場營銷(文史類)
013 應用心理學(文史類)
014 漢語國際教育(文史類)
015 英語(文史類)
016 日語(文史類)
017 中醫學(學制5年)(理工類)
018 中醫兒科學(學制5年)(理工類)
019 中醫骨傷科學(學制5年)(理工類)
020 中西醫臨床醫學(學制5年)(理工類)
021 針灸推拿學(學制5年)(理工類)
022 眼視光學(理工類)
023 康復治療學(理工類)
024 中醫養生學(學制5年)(理工類)
025 中醫康復學(學制5年)(理工類)
026 健康服務與管理(理工類)
027 中藥學(理工類)
028 中藥資源與開發(理工類)
029 制藥工程(理工類)
030 藥學(理工類)
031 藥物制劑(理工類)
032 臨床醫學(學制5年)(理工類)
033 護理學(理工類)
034 醫學檢驗技術(理工類)
035 衛生檢驗與檢疫(理工類)
036 生物科學(理工類)
037 生物技術(理工類)
038 預防醫學(學制5年)(理工類)
039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理工類)
040 食品質量與安全(理工類)
041 藏藥學(理工類)
042 藏醫學(學制5年)(理工類)
043 公共事業管理(理工類)
044 工商管理(理工類)
045 市場營銷(理工類)
046 應用心理學(理工類)
047 英語(理工類)
048 日語(理工類)
049 醫學信息工程(理工類)
050 運動康復(理工類)